王健林:慈善“大目标”
2016/9/6 8:28:14
2016年2月28日,万达集团董事长王健林到捐建的丹寨县万达职业技术学院项目工地调研
文/季蔚文
人人不一定实现“小目标”,可“人人都是慈善家”。
继“小目标”爆红之后,王健林的慈善金句又将迎来一波刷屏:9月5日,首个“中华慈善日”,王健林为中国慈善联合会发起的“中国慈善总动员”活动录制视频。
在视频里,王健林说出了自己的慈善理想:“人人都是慈善家。”
这支视频,将会通过100家媒体、1000家慈善组织和1万家社区,通过地铁广告、机场广告、视频网站、微博微信、社区海报等形式,打造一场“中国慈善总动员”。
参与录制视频的共有四人,李连杰 (微博)、牛根生、杨澜 (微博)和王健林。不难看出,王健林是唯一来自商界的代表。
慈善,已经成为王健林身上最著名的标签。
就在4天前,王健林第四次获“中华慈善奖”。中华慈善奖是中国慈善事业领域的最高政府奖,自2005年设立以来颁发9届,其中两届由国家最高领导人颁发奖项。王健林和他的万达集团八次获奖,是获中华慈善奖次数最多的企业。
八次获奖背后,是王健林构建的一个“慈善王国”:
组织健全,一个超过13万人的自有义工组织,全球超过1000家义工站,每人每年至少做一次义工;出手豪阔,累计捐赠金额超过50亿元;多元领域,包括救灾扶贫、大学生创业、青少年足球发展等;思路创新,14亿元扶贫贵州丹寨县,直接普惠农民,力争整县脱贫,被国务院扶贫办主任刘永富称为“中国扶贫模式的创新之举”。
《中国慈善家》杂志则直接称呼王健林为“首善王”。
如同毫不讳言对财富的追求一样,对慈善的梦想,王健林没有丝毫矫饰。“我想成为一个大慈善家,首先成为中国最大的慈善家,然后成为世界级慈善家。”他说。
“慈善是对我个人的一种完善”
在商业领域,王健林曾经反复提到要把万达发展成像微软和沃尔玛那样的世界一流公司。经过28年的发展,王健林已经率领万达进入世界500强,将万达打造成国际知名品牌,自己也成为世界级管理大师。
在公益慈善领域,王健林最为欣赏的则是比尔·盖茨。王健林评价说:“他在那么高的位置急流勇退,(成立基金)专心做慈善,亲力亲为。”
凡学问者,皆有术、法、道三大层次。据此来看王健林的世界级慈善领袖之路,其慈善价值观的变化清晰可见。
像每一位乐善好施者一样,捐赠是王健林慈善之路的开始。伴随万达广场在全国的布局扩张,每到一个城市开发万达广场或者商业项目,万达总要捐出一笔钱或者捐赠学校。
经过十多年的简单捐赠之后,王健林的慈善观念发生了变化。他逐步认识到慈善是一个系统、完整的事业,扶贫助残仅是其中一部分,如何感染更多人、让更多人自觉参与其中,则更有意义。而这需要一个完备的组织。
正是基于此,王健林强化了“万达义工”的作用。万达正式规定,只要加入万达,必须承诺成为“万达义工”一员,且每年至少参加一次义工活动,如果不接受这一条,万达不予录用。
至今,万达义工——这个成立于1994年的全国第一家义工组织,拥有超过13万人,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感染者更多人投身到慈善中来。
一个故事被王健林反复提及:在大连,一个万达女员工到孤儿学校做老师,可学校经常换地方,为了坚持志愿教师的责任,女员工也随之多次搬家。大家并不知道她的这种做法,后来被其同事在演讲中提了出来。这无疑是“万达义工”精神的集中体现,女员工得到全公司通报表扬,直接晋升两级工资。
正如美国作家梭罗所说“德行善举是唯一不败的投资”,王健林相信“慈善是对万达自身的一种完善,对我个人的一种完善。”
另一种“伟大”
2014年6月,王健林在接受媒体专访时谈到,“2020年正式退休之后,不排除我去承包一个贫困县,专门进行扶贫。”
王健林“食言”了。
他没有等到2020年,接受采访不到半年,他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