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银系列强奸杀人案件的嫌犯人格画像
2016/8/29 7:30:58


问:白银系列强奸杀人案的凶嫌是心理变态者吗?
答:这两天,公安部刑侦局通报的甘蒙“8·05”系列强奸杀人残害女性的案件成功告破,嫌犯高某涉嫌在1988年到2002年的14年间连续作案11起,强奸杀害11人。由于14年间的11期案件作案手法相似,极其残忍,因而成为舆论热议和关注的焦点。嫌犯高某不仅强奸、杀害女性,而且还用刀切割受害人的生殖器官和其他人体组织;其中最小的受害人年仅8岁。

从临床心理学以及精神病学的角度,发生此类连环强奸杀人事件的凶嫌,通常都具有某种程度的心理变态。根据目前披露的案情以及嫌犯高某的个人讯息来看,可以大概地推测嫌犯高某具有比较明显而且典型的一些精神障碍。
首先是相似的作案手法,他强奸、杀害女性受害人,而且反复刺受害人数十刀,以及切割受害人的生殖器官及其他人体组织,反映了他可能具有性施虐障碍中最严重的一种亚型,及俗称的“色情杀人狂”。与普通的施虐障碍需要在虐待性对象的时候体验强烈性唤起不同,这一亚型使案犯在杀人的过程中才能体会到强烈的性唤起,因此社会危害性极大。
像1988年5月26日,嫌犯高某所犯的首案,受害人“颈部被切开,上衣被推至双乳之上,下身赤裸,上身共有刀伤26处”。1994年7月27日发生的强奸杀人命案中,警方现场勘验发现,受害人“颈部被切开,上身共有刀伤36处”。等等。

其次,嫌犯高某的性欲倒错除了严重性施虐之外,还可能具有恋童癖倾向。1998年7月30日的遇害者是一名8岁女童,法医勘验时发现,受害人“下身赤裸,颈部系有皮带,阴部被撕裂并检出精子”。
当然,嫌犯高某有很大概率兼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因为他在案发后并没有太多的心理负荷,他照常工作,照常生活,与他生活了近30年的妻子也是在最近他被警方抓捕后才知道自己丈夫竟然是连环强奸杀人命案的凶嫌。普通人很难在犯下如此残忍罪行后心理如此平静、自然。
从披露的讯息看,嫌犯高某在生活中给他人的印象与案发时的极度残忍不相符合,警方认为其为双重性人格,一面是长期隐匿的性变态,一面又以“极其冷静、忍耐超常”的“高冷”姿势示人。不过,并没有证据表明其具有临床心理学意义上的双重人格,充其量只反映了他人格的两面性,公开一面的“老实人”,不多言语,隐忍退缩;私下一面的冷血、变态。人格的这两方面其实是一体两面,与临床心理学所谓的双重人格不同。
例如,当警方抓捕他后能够供认不讳,并没有反映出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多重人格的学名)的征兆来。一般来说,如果嫌犯具有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那么作为主人格的高某不应当迅速自认副人格下的行为,这倒不是因为逃避惩罚,而是双重人格下,主人格与副人格之间并没有同一感,对于主人格来说,副人格是“另一个朋友”。
因此,综上所述,可以大概地推测嫌犯高某具有明显的性施虐障碍中最严重的“色情杀人狂”的亚型,同时兼有恋童癖倾向,以及反社会型人格障碍(绝大多数暴力犯罪的人格基础)。

其次,嫌犯高某的性欲倒错除了严重性施虐之外,还可能具有恋童癖倾向。1998年7月30日的遇害者是一名8岁女童,法医勘验时发现,受害人“下身赤裸,颈部系有皮带,阴部被撕裂并检出精子”。
当然,嫌犯高某有很大概率兼有反社会型人格障碍,因为他在案发后并没有太多的心理负荷,他照常工作,照常生活,与他生活了近30年的妻子也是在最近他被警方抓捕后才知道自己丈夫竟然是连环强奸杀人命案的凶嫌。普通人很难在犯下如此残忍罪行后心理如此平静、自然。
从披露的讯息看,嫌犯高某在生活中给他人的印象与案发时的极度残忍不相符合,警方认为其为双重性人格,一面是长期隐匿的性变态,一面又以“极其冷静、忍耐超常”的“高冷”姿势示人。不过,并没有证据表明其具有临床心理学意义上的双重人格,充其量只反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Powered by wqCms5.9 with Wangqi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