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民工花40多万买商品房 却不愿转为城镇户籍
2016/8/13 9:48:12


  44岁的建筑工人李国斌今年做出了重大抉择。作为四川省巴中市巴州区光辉乡柏林湾村村民,眼见很多和他差不多的农民买了房,他咬咬牙于年初以每平方米4000多元的价格在巴中买了一个商品房,总共花了40多万。
  “我买房就是图个住的地儿,没见什么买房转户口的。”李国斌否认了记者关于转移城市户口的提问。
  根据国家规划,在“十三五”期间,国家要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其中户籍人口城镇化率要从2015年的39.9%,升为2020年的45%。另外2020年常住人口城镇化率要达到60%,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与常住人口城镇化率差距缩小2个百分点左右。也就是说,国家要让更多的农民工变成城市市民。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年末四川巴中的常住人口332.86万人,比上年末增加0.65万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124.89万人,乡村人口207.97万人。城镇化率37.52%,比上年提高1.4个百分点,也就是城市常住人口增加了4.6万多人。然而,巴中2015年年底城市户籍人口(农业人口)才80.84万,也就是常住人口约124万中起码有40万农民工还是农村户籍,成千上万的李国斌就是案例。
  让农民工买房落户并未如想象中般推行顺利。
  买房不转户口
  21世纪经济报道获悉,随着各地加快房地产去库存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步伐加快,越来越多的城市开始启动了鼓励农民工在城市买房的政策。
  四川省巴中市也不例外。该市去年5月到今年5月,分别就出台了促进房地产发展的9条意见, 提出在巴城老城区购买新的普通商品住房按房屋建筑面积10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补助,兴文新区按房屋建筑面积200元/平方米的标准给予补助。
  另外购买普通住房也有贷款优惠,同时首套普通自住房,最低首付款比例为20%。不过,多名农民工购房者告诉记者,自己没去领补贴,也没搞贷款。
  李国斌买的是南坝棉纺厂中兴·城南华府,属于老城区, 彼时房价4298元/平方米,按道理可以每平方米补贴100元。
  李国斌不是不想拿这个优惠,对此他还给售楼处打过电话,但是对方表示之前他买的房子不在均价以上,且要未满足将农村户口转为城市户口。但是李对转户口并不感冒。
  他也不愿意贷款,由于做建筑工人每月收入不很稳定,有时一个月没有工作都没有收入,一年平均算下来每月有4000-5000元, “自己年纪大了,现在还能挣钱,但是五六十岁时怕就挣不到钱了,每个月连还房贷都还不起了。”他说。
  对于户籍,他表示身边还没有见过农民买房愿意转城镇户籍的。自己也不会转。
  这与国家目前城镇化的方向相悖。
  根据国家统计局调查,2015年农民工总量为27747万人,比上年增加352万人,在务工地自购住房的农民工比例为1.3%,提高0.3个百分点。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提出,要努力实现1亿左右农业转移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
  为什么农民工即使买房也不愿意落户?
  另一位农民道出了自己的心声。他告诉记者,买房的目的是孩子可能在城市就近入学,这样有好的学校读,但是读到高中后都按成绩分校,买房能上好学校的情况不存在。
  今年31岁的湖北省潜江市小河村廖昌虎在2015年3月在潜江市买了一个商品房。今年潜江市和四川巴中一样有买房补贴,他告诉记者,买房主要是为小孩上小学做准备,但是和李国斌一样思路的的是,他也不会转为城市户口。
  陷入怪圈
  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的目标,是农民变成城市市民,享受城市的社保、医疗、教育等各个公共服务。农民工拒绝这些,这让人有些意外。
  比如,之所以宁可放弃补贴,不要巴中市城市户口,是有别的打算。因为自己家还有2亩地,目前家里老人在种植。老家距离城市很近,半个小时左右的路程就可到达。由于周围的村庄已经有开发的,感觉自己那个村路很有可能也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Powered by wqCms5.9 with Wangqi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