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5天遇唐山大地震 飞行员痴守瘫痪妻
2016/7/27 12:53:38
新婚5天遇唐山大地震 妻子高位截瘫 飞行员丈夫不离不弃
闫志国和妻子张胜兰。
67岁的闫志国两鬓苍苍,当记者来到这位退休“王牌飞行员”位于北京崇文门的家时,完全被整间屋子的简朴所惊愕。屋里没有一件像样的家具,地砖还有墙面,几乎都是30年前的装修风格,可家中却摆放着十几个可爱的布娃娃和大小不一的飞机模型。闫志国没有孩子,妻子张胜兰说,这些布娃娃,就是他们的“孩子”。
此刻,张胜兰正躺在北京空军总医院的ICU病房里,心衰和肺炎,折磨着她本已憔悴不堪的身体。
1976年7月28日,一场突如其来的大地震,将几乎整个唐山市区夷为平地。当时结婚仅仅5天的张胜兰,被石块砸致颈椎骨折,从此高位截瘫,失去了自理能力,但闫志国却精心照顾了她40年,不离不弃。
文、图/广州日报记者武威 通讯员任颍文
初见闫志国时,他守在北京空军总医院的病房外,黑黑的眼袋、没有血色的嘴唇,他看起来疲惫不堪,每天,他都会带着饭盒,坐将近1小时的公交车,从崇文门外大街来到位于钓鱼台附近的医院。
张胜兰已经住院一个多月了,闫志国说,她的病情还算稳定,但抵抗力太差。以往每到重要年份的7月,闫志国都会推着张胜兰去趟唐山。但今年,老两口去不了了。
400多封信成就的婚姻
广州日报:你俩是怎么认识的?
闫志国:她老家是山东临沂,到现在64年了,她从没有去过老家;去年我得了“北京榜样”,有人组织我们去青岛旅游,她才第一次踏入山东境内。我的老家是河北省廊坊市永清县。1966年,我17岁就入伍了,那时候部队招飞行员,我在空军学校上学,1970年6月毕业后,到了空军某师。
1974年,我才和胜兰第一次见面。那时,空军有纪律,25岁以后才允许谈恋爱,27岁以后才能结婚,当时部队的政委给我看了张胜兰的照片,我觉得还挺好看,她当时在福建前线当护士,加上她的父亲也是空军的,对我也比较熟悉,所以我和张胜兰建立了联系后,就开始通信。
广州日报:你当时自己的择偶标准是什么?
闫志国:飞行员找对象,外貌并不是考虑的条件。第一是政治条件,政治条件不过关,外貌再好也不行,这就要领导把关。我们找对象,也喜欢找部队的,不爱找地方上的,因为我们部队总是调防,如果找了地方上的公务员或者老师,她们为了我来换工作,在当时是很困难的。
广州日报:你们通信过程中,她有什么特别打动你?
闫志国:我一直保留着我们俩的信件,有400多封。信的内容以“汇报”居多,我们一般就是聊工作、身体之类的。记得结婚前,我们也就是1975年在唐山的公园里见过一次面,聊的无非也就是工作、学习情况,当时连握手都没有,那个年代都是这样的,现在的年轻人是无法想象了。
我见了面,就觉得她很实在。其实当时空军并不容易找对象,一是长期跟着部队,照顾不了她;二是当时空军飞行风险很大,安全难以保证。我看中她,是因为她是从空军大院里长大的,从小对飞行非常了解,对飞行员的安全情况也很清楚,她同学嫁了飞行员,就是因为飞机失事去世的,在这种情况下,她还选择了我,我知道她是很真心的。
婚后5天遇上大地震
广州日报:还记得当时的婚礼情形吗?
闫志国:当然记得,1976年7月23日,我们在唐山郊外,我的部队里,举行了一个很简单的婚礼,连照片都没有拍,更不会讲究特地去挑个好日子,我主要以工作为主,不飞行了,她也有空闲了,大家就过来结婚。
举行婚礼的时候,在部队的飞行员、机关干部都来参加了,大家买了糖、买了苹果,还有一条烟,整个婚礼,只花了25元钱。
广州日报:当时部队的营房受灾也很严重吗?
闫志国:不是,我们本来打算,7月28日要回廊坊老家看望父母。原先准备直接从部队走的,但我们觉得从部队走,坐车不方便,胜兰就提议,晚上先到唐山市区住去,她家在市区有一间平房,正巧那天她爸爸下部队了,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