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幸存者寻恩人40年 半生走16省36个城市
2016/7/25 8:25:24



田金芳和自己的拥军艺术团在为27日的纪念演出彩排。

田金芳至今仍保存着解放军给她的那顶军帽。

地震前田金芳是杂技演员,这张练功照是她保留的当时唯一一张照片。

扫一扫,看视频报道
田金芳的脑子里始终储存着救命恩人的模样——约二十六七岁,一身军装,方方的脸、浓眉、大眼睛、单眼皮。
15岁那年,唐山地震。被困一天一夜后,田金芳被解放军扒出。解放军见她头上还流着血,便摘下军帽,戴在了她的头上。
接下来的半生,田金芳和军人“绑”在了一起:她嫁给一位军人;让女儿参军;打算死后将遗体捐献给解放军。
她带着这顶军帽,走遍16个省份、36个城市的部队营房,讲述一顶军帽的故事。
这个故事,一讲就是40年。
“我一定要找到他,亲口说声谢谢。”田金芳说。
一顶军帽
40年过去了,田金芳始终保存着一只银色的箱子,那顶军帽就放在里面,用四层红绒布包着。帽子的外观依然崭新,帽檐上的红星有一个角已经褪色,当年沾上的血,也在帽子里留下了深色的渍迹。
有人问她,这是什么?
她说,这是她的命。
1976年7月27日晚上,田金芳刚刚做完阑尾炎手术,躺在工人医院的病床上休息。
后半夜,突然闪过一道光,接着,地动山摇,没几秒钟,田金芳就被压在了下面。她意识到,地震了。好在,没有受伤,还有不大的空间,空气可以流通进来。
她隐约能听到周围的呼救声。“救命啊,救命啊,过一会儿,就没声了。”她说,那就是死了。
被压一天一夜后,她突然听到头顶传来说话声,赶紧敲击头顶上的钢筋水泥板。很快,得到回应,从声音判断,有人在朝她的方位扒。她想,这下有救了。
几个小时后,田金芳头顶露出了个大窟窿。她抬起头,第一眼看到的是名解放军,约二十六七岁,方方的脸、浓眉、大眼睛、单眼皮。双手血肉模糊,指甲盖都掉了。
被救上来后,解放军摘下军帽,戴在了她头上。
“小妹妹,你头上流血了,快戴上。我还要去救别的人。”说完,转身就走了。
田金芳蒙在原地,看着那个身影越来越远。但那张国字脸深深刻在了她心里。
回过神来,找到家的方向,她发现,一家9口人,除了7岁的弟弟被她扒了出来,其他家人都被压在了下面。
半年后,姐弟俩的生活逐渐稳定。驻扎在附近的部队也陆续开始帮助灾民盖简易房。看到那些穿着军装的士兵,田金芳眼前闪现的总是那张国字脸。
“我一定要找到他,跟他说声谢谢。”田金芳说:“如果找到他时,他还没结婚,就和他处对象,用我一生的时间去报恩;如果结婚了,就当多个亲戚来往。”
弟弟田金岭至今记得,在他的童年里,姐姐总是记挂着这件事。“没有解放军,就没有你姐姐;没有你姐姐就没有你。”
最开始的一两年,田金芳带着弟弟,买点牙膏、牙刷、毛巾等日用品,拿着军帽,去附近驻扎的部队问,谁是这顶军帽的主人。
战士们总是摇摇头——不知道是哪支部队,也没有名字,大海捞针。
“算了,不找了”
因为对军人的特殊情结,1980年,田金芳嫁给一名军人。女儿8个月大时,因家庭琐事,两人离婚。田金芳带着弟弟和女儿独自生活。
那十多年的建军节和春节,田金芳拿着军帽,几乎走遍了驻扎在唐山附近的所有部队。每到一个军营,她都跟战士们说,谁有军帽主人的消息一定要告诉她。
终于有了消息。
1992年的一天,田金芳在唐山的一支部队里讲完故事。一位战士告诉她,自己父亲当年参加过唐山抗震。父亲的一个战友说过,当年救人,把军帽给了一个小姑娘。
田金芳一听,特别激动,赶紧联系对方。得知,老兵当年救灾的年龄差不多也是二十六七岁。
没多想,田金芳拿起装军帽的箱子,便踏上了去往东北的火车。她记得,到东北时,天气很冷,哈气都能结成冰,穿着军用棉大衣都冻得直哆嗦。
辗转找到老兵家里,一看,完全不是15岁那年的那张国字脸。
她跟老兵说:“你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
Powered by wqCms5.9 with Wangqi In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