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丢书行动”爆红 乘客质疑作秀(图)
2016/11/17 16:45:26
“丢书大作战”活动中,“丢”在地铁14号线里的部分书籍。
丢书行动中,夹在书里的寄语纸条。
一场名为“地铁丢书大作战”的活动,引发了舆论争议。
15日上午,某自媒体通过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消息称,自上午8时起,将一万本书,投放于北京、上海和广州的地铁车厢内,而“捡”到这些书的乘客,可以将之带走进行阅读,并持续传递。
伴随着多位明星的参与,“地铁丢书大作战”在收获关注的同时,也引发持续争议。昨天,该自媒体创始人张伟在回应新京报时,否认了活动的营销属性,并称“避开了地铁高峰时间段和高峰站点”,地铁方也证实称活动在非高峰时段进行。
事件
明星参与“丢书行动”
实际上,“地铁丢书大作战”收获的关注度,与多位明星加持密不可分。
15日上午开始,某自媒体在其微信公众号发布文章称,将于15日上午8时开始,在包括北上广在内的一线城市地铁中,投放一万本图书。任何乘客在发现被投放的图书后,均可带走进行阅读,并将之在城市中长期传递。
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当天上午,包括黄晓明、张静初在内的多位演艺界明星同步发表微博,表态加入此次行动中。在黄晓明的个人微博中,其发布了一段视频。画面中,黄晓明一身运动装扮,将一本书丢在了地铁座椅上,随后离开了车厢。
这场“地铁丢书大作战”,很快在网络上引发争议。有网友认为,活动的目的在于推广阅读,而发动明星丢书,也是考虑到通过明星效应,可以引起更多关注和参与。
更多的网友在质疑。新京报记者注意到,在微博上,不少网友指称,活动的形式大于意义,而明星的加入,使得其更像一场“作秀”。有网友表示,从国内的地铁运营环境来看,早高峰时期,并没有人会注意到藏书,此外,参与活动的图书是否符合读者阅读兴趣,也无从得知。
探访
市民质疑活动效果
该自媒体的文章称,活动将持续进行。这场“丢书大作战”,其实际效果究竟如何?昨日上午,新京报记者在活动的参与方之一,京港地铁14号线进行了探访。
上午10点起,新京报记者走访了地铁14号线金台路、将台等6个站点发现,包括值班站长在内的多名地铁工作人员,均对“地铁丢书大作战”有耳闻,但具体情况并不清楚。将台站一名工作人员解释称,“丢书”活动期间,明星错开了地铁高峰期,在地铁座位上留下书本,并未影响地铁正常运行。
此外,地铁善各庄站一名保洁人员称,15日上午,“地铁座位上有好多书”,而站务员也提前通知他们,不要将座位上的书本收走,不过其强调,自己“并不知道有这个活动”。
其他站台一些保洁人员则告诉记者,他们不知道此事,也没见到过书本。
在探访中,乘坐地铁的市民对该项活动也褒贬不一,有市民称,自己系通过微博了解到“丢书”活动,由于平时坐地铁习惯了低头看手机,没有注意到座位上遗留的书本,“这个活动出发点是好的,只是可行性不是很高。”另有不少市民质疑这种行为是炒作、作秀。此外,大多市民表示。并不知道这项活动,也没有发现座位上的书籍。
■ 焦点
1 创意还是抄袭?
创意来自英国,组织方称获得了对方支持
记者注意到,早在2012年,英国民间组织“地铁读书活动”便已在伦敦地铁推行“丢书”行动。无论是活动内容还是组织方式,本次“地铁丢书大作战”,均与其非常相似。有网友据此质疑,活动创意抄袭自英国,实际并无新意。
该自媒体一名工作人员告诉新京报记者,活动开始前一周,考虑到创意来自英国机构“地铁读书活动”,他们联系了该组织的负责人,“表达了我们要做类似活动的意愿,并且对他们的灵感启发表示感谢。我们收到了她的回信,对此事表示支持。”
昨日晚间,“地铁读书活动”组织发送给新京报的回复邮件中,确认了该自
下一页
返回列表
返回首页